3G型三螺桿泵運用維護說明
3G型三螺桿泵運用維護說明
1. 概述
1.1 3G三螺桿泵是具有杰出吸入才能的容積式泵,適用于運送_不含固體顆粒,無腐蝕性油類及類似油的光滑性液體;運送液體粘度為3~760mm2/s;溫度不超越80°C,超越80°C時,應提出_要求。
1.2 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螺桿泵運用精選材料制作。生產質量達到了高水平,只需裝置合理,運用準確,可確保泵的正常作業和運用壽數。投入作業時如呈現毛病和過失,我方主張全部體系按毛病查看表逐項查看。首先查看現有操作條件是不是與銘牌上的規劃數據相符合,在5頁上的毛病查看表將供給您發現和排除毛病的方法。
2. 構造
2.1 三螺桿泵的內部構造主要是由一根自動螺桿(簡稱主桿),兩根從動螺桿(簡稱從桿)和包容三根螺桿的襯套組成。三根螺桿置于有三個互相平行孔的襯套內,主桿由軸承支承,主桿的徑向力選用液壓平衡,軸承只接受螺桿的自重及很少的剩下軸向力,而從桿則一端刺進平衡套(平衡套既起平衡軸向力的效果,又起軸承的效果)。
2.2 中等流量以上泵,襯套為一個獨自的零件固定于泵體內,通常構造為臥式。改變泵體后可制成立式。
2.3 3G型三螺桿泵軸伸支承較小,應由原動機經彈性聯軸器直聯驅動,不得用皮帶輪等會發生較大額定徑向力的傳動方法傳動。
2.4 為了避免因為某種原因使管路阻力俄然增加,以致使泵的壓力超越答應值而損壞泵、原動機或管路體系,泵有必要配帶閥或其他維護裝置,約束泵的高壓力。
3. 三螺桿泵運送_油類時的留意事項:
3.1 運送40~150mm2/s的油類合適,答應按泵的高作業壓力運用。
3.2 運送40mm2/s以下的油類,為確保泵的流量及壽數應降壓運用。
3.3 運送150mm2/s以上的油類,且進油管道過長,彎頭過多,泵作業時如發生噪音或振蕩表象,則應思考替換低轉速的電機作業或縮短吸入管道,削減彎頭。
4. 維護和操控
4.1 泵的密封形式為機械密封時,光滑由所運送的液體供給,密封腔的溫度應不超越50°C。軸封處點滴走漏屬正常表象,如泵的走漏量過大則需求換機械密封;如為軟填料密封,應壓緊填料壓蓋。
4.2 泵的軸承是內置時,軸承由所運送的液體光滑;假如泵的軸承是外置的,則軸承選用光滑脂光滑,光滑脂在油杯處定時參加。正常運用條件下,軸承的規劃壽數約為24000小時。
4.3 關于間斷性操作、高溫、低粘、光滑性差的介質及類似介質,泵的實踐運用壽數可能會縮短。因而我方主張定時查看泵的噪音和軸承處的溫度。(溫度<50°C)
4.4 假如啪啪聲或隆隆聲替代了泵正常作業時的嗡嗡聲或軸承處的溫度急劇升高,這闡明軸承出了毛病應趕快替換軸承。
4.5 關于水電職業用泵,調閥時一定要操控油溫,油溫不能超越46°,超越此溫度后,油粘度下降(約15cst),泵容易發生“抱軸”表象,因而,油溫超越46°后,有必要發動冷卻體系。
5. 泵的裝置
5.1 泵裝置前應查看油封是不是杰出,并查看在運送中是不是損壞,用手滾動聯軸器是不是有卡勁表象。
5.2 假如泵為單機需和電機對泵時,應將泵頭的鍵及鍵槽去刺、修好、澆機油,然后將泵聯軸器裝上泵軸,制止因重錘砸形成機封動環決裂。
5.3 裝置泵的吸油和排油管道時,其管徑不得小于泵的吸油和排油口口徑,吸油管道不得過長,彎頭不得過多,不然將影響泵的作業狀況。
5.4 一切的管路、閘閥、閥等都應在裝置前沖刷潔凈,不然裝置中的殘留物:如焊渣、鋼粒、螺母、螺絲等將會損壞泵的內部零件,影響泵的作業和運用壽數,所以應在吸入管路上裝置過濾器,過濾器的網孔巨細可根據作業狀況及介質粘度斷定,通??捎?0~80目,過濾面積通常不得小于吸油管橫截面積的20倍。關于運送介質清潔度差的渣油或重油,佳選用三層過濾,濾器應定時清潔,以確保充足的供油。
5.5 泵底腳有必要平穩的安放在地基上,地腳螺釘有必要擰緊。
5.6 聯軸器的同軸度、直線度有必要用鋼直尺、塞尺從四個方向上查看。
5.7 裝置后應能用手輕松的滾動主桿。
5.8 吸入和排出管道有必要與泵體法蘭聯接準確,不能為使吸入和排出管道就位而用螺栓錯動泵體,一起不要忘記放墊片或“O”型圈。
5.9 若可能,泵吸入、排出管道的公稱尺寸應確保吸管管道流速不大于1m/s,排出管道流速不大于3m/s。
5.10 當兩臺以上的泵裝置在同一條主管線上時,為便于泵帶壓發動,在近泵的排油管上有必要裝置止回閥。
5.11 在泵吸油口和排油口的螺紋孔上聯接真空表和壓力表,以便調查泵的作業狀況。
6. 發動
6.1 泵禁止干作業。初次發動前應在泵體內注滿運送的液體,這可為泵啟 動時供給必要的液體密封,且確保泵可以自吸光滑。
6.2 泵體的高處有供注油用的螺塞。
6.3 點動,查看電動機的旋轉方向。
6.4 發動前翻開一切進、出管道上的閥。
6.5 若泵上裝有閥(當排出管道上有可封閉的閥時,有必要裝閥)其敞開壓力超出作業壓力10,這在出廠實驗時現已斷定。敞開壓力可由閥上的調整螺釘調理。
7. 機械密封
7.1 因為壓差和主桿平衡活塞與前蓋空隙的存在,走漏液體流經球軸承進入密封腔后通過回油孔進入吸入腔?;赜涂椎囊巹澐轿豢纱_保液體光滑機械密封的沖突外表,并帶走磨擦發生的熱量。
7.2 發動時應留意密封外表不精干作業。泵水平裝置時這點是可以確保的,如立式裝置則需在密封腔內注滿稀油。
7.3 在裝置機械密封時應留意:a 整理元件時只能用潔凈布,不行用棉紗頭;b 不行損壞機械密封的密封外表;c 裝機械密封時不行損壞“O”型密封圈;d 不要將密封面觸地;e 應留意動環的裝置方向。
8. 若長時間不作業時,應進行油封,并定時查看油封狀況,必要時重新油封。泵上所帶閥只作為一種維護組織,通常不需用戶自行調整。